2018年10月30日 星期二

【一個人的派對】所謂成長,就是不期待別人完整自己 https://ift.tt/2SyJjvU 「所謂成長,不過是一堆碎片黏起來,再不斷被打碎又拼回去的過程。」如果你正處在成長的坎裡,不妨看看卡比小姐怎麼說。 「所謂成長,不是被分成兩半的人找回失去的另一半,不過是一堆碎片黏起來,再不斷被打碎又拼回去,沒有任何人能完整無缺,也不要期待別人來完滿自己。」 穿衣本質上是自我建構與解構的循環過程。嬰幼兒時期的衣服是父母賞的,到青春期則旨在自我保護,成年後又成為社會禮儀。直至我們把衣著裝扮當作是一種自適的風格,自我才算真正建立。 圖片|來源 這怎麼說?利亞歪着頭看我。 「提出嬰兒『鏡像階段』理論的法國心理學家拉康,認為嬰兒一開始都是混沌無序,無物無我,需要靠外於自身的他者,逐步認識到自我的存在——鏡中那個舉止一致的『我』,父母口中那個有名有姓的『我』。『我』才漸漸能對餓、寒冷、不適的感覺加以名狀,形成保護『自我』的意識。 而鏡像認同的弔詭在於,『自我就是他者』,嬰孩將自我認同為一個對象或異己。 也就是說,沒有他者,自我也不成立。如果沒法看清他者在建構自我的過程中所留下的痕跡,以及成形中的『自我』的臣服和抵抗,單純地認為自我僅僅是一種自給自足、從內到外的無性繁殖,無疑是痴人說夢。」 喔,所以童年被整得越慘,自我就越強壯? 圖片|來源 現在的父母不是很愛幫幼兒買戲服道具,去影樓拍照?嬰兒的小天使或小魔鬼造型,小人兒學警察、護士、太空人、消防員的角色扮演,讓兒童的個人形象一直處於被動和大幅變化的狀態。當然,小孩也會逐步展現他的愛惡,譬如對迪士尼公主的著裝模仿,但他們對衣飾的決定權仍相當有限。 父母、學校掌管了人生頭十年的外觀,青春期又旋即進入同儕壓力、制服崇拜和性別認同混亂期,時尚雜誌、明星的穿着打扮、所處城市的流行文化等,都對自我的形塑構成莫大影響。(推薦閱讀:成長不是變成大人,而是認識你自己) 換句話說,自我的建構並非只關乎內心夠不夠強大,而是能否警覺那些加諸身上的作用力—— 自我不是一塊渾然天成的獸皮,而是一襲受時代受環境影響的彈性剪裁。 我喝了一口「白色佳人」,頓時混身充滿杜松子和柑橘的清香,可惜琴酒的比例不夠,無法煞停我的碎碎念:「『我』的概念,並非到了一歲半就組裝完成,女性是從四面八方、支離破碎的訊息、規範、習俗、權威、經驗,逐步建立起『自我』的認知,好比搞懂女生『應該』穿什麼才『像個女生』,裸露、性感的分寸,胸線和腰線的遮掩或強調,中性褲裝、頭巾面紗所築構的放肆、禁忌和潛規則等。」 圖片|來源 「我懂我懂,女人不是生成的,而是被塑造成的。都是老調了⋯⋯所謂成長,不是被分成兩半的人找回失去的另一半,不過是一堆碎片黏起來,再不斷被打碎又拼回去。但正如那句歌詞一樣,有裂痕,光才能透進來。」利亞停頓一下:「本來就沒有完整無缺的人,也不要期待別人來完滿自己。問題是,你為何又開始庸人自擾?最近又受什麼刺激了嗎?」 「我想⋯⋯我想傳達的不只是情緒,而是不公義的結構,以及生活痛苦的本質。」 「那痛苦的本質,是和男人有關的吧?」 利亞看穿了我喋喋不休的背後,是傷害與憤怒的殘存。或是因為最近夢見當時裝設計師的前男友 H,想起戀人的往昔。節食、每天三小時健身重訓、時刻挺胸收腹、拔雜毛、牙齒美白、法式美甲⋯⋯ 我活成了他的模特兒,接受全盤的改造。往後所有人都跟我說,你這個那個,有待改善。(推薦閱讀:心理師與藝術的對話:了解自己就是成長的過程) 圖片|來源 我卻只要他們做原來的自己,就夠了。 「喜歡一個人的時候,世間萬事萬物都像電影的場景,被好好打過光。他寬大的白襯衫,洋溢柔順劑氣味的 T-SHIRT,白色浴巾和寶藍色平口泳褲,破了洞的白襪,英氣的牛皮夾克⋯⋯全都煥發異彩。 對不感興趣的人,他身上的鈕扣、衣服、鞋子,像煙灰四散,只覺厭煩礙眼。我只是不懂,為什麼在喜歡、乃至愛的狀態中,人還是熱衷於彼此挑剔?有時我甚至懷疑,人以眾數存在,為的就是互相傷害。」 利亞往煙灰缸裡抖煙蒂:「親,一根煙放著不點,它的完好就永遠沒有意義。改變是人的本性,你要求他們不變,本質上就是在改變他們。不喝咖啡的男友突然迷上咖啡,粗枝大葉的丈夫忽爾在意古龍水,那就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唄。 嬰孩割到指頭只會哭,我們割到手,就是一聲不響去找繃帶紗布,去醫院,回頭誓神劈願不活在剃刀邊緣。」 誰啊,不是受過傷,才學會珍惜自己呢? 原文刊登:《澳門日報》新園地版 「單人派對」 專欄 ​更多文章請關注臉書:卡比小姐  October 30, 2018 at 09:30PM 女人迷 womany.net


via 女人迷 womany.net https://ift.tt/2SyJjvU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