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9日 星期四

提分手的人,也會過得不好,這是真的 https://ift.tt/2OrHJJM 提分手的人,也會過得不好嗎?我們該如何成熟地分手?透過理解分手的原因與自己的依戀型態,學習好好結束一段關係。   公號 ID:knowyourself2015 公號簡介:人人都能看懂、但只有一部分人才會喜歡的泛心理學。 後台會收到一些留言,講述自己很後悔當年和伴侶分手的時候處理得不好,以至於讓對方非常痛苦,而他們自己也感到十分愧疚:「如果當時能處理得更成熟一些就好了。」而同時,也有粉絲在苦惱自己正希望和伴侶分手,但是不知道應該用什麼方法可以降低對彼此的傷害。 今天,我們來聊一聊如何用適當的方式來結束一段關係。 發起分手的方式有多少種? 心理學家 Leslie Baxter(1986)曾經要求 64 名男大學生和 93 名女大學生撰寫論文,闡述他們分手的方式。經過研究,Baxter 總結出分手的方式有存在著一種明顯的分類:直接分手或間接分手。有些情況下,人們會明確提出分手;然而發現大多數情況下,人們傾向於使用間接的策略,企圖在不提出分手的情況下就結束關係。 1. 直接的分手策略分為兩種。 第一種策略是在分手的同時不做任何解釋。可能只是告知對方想要分手,隨後就不再有任何回應、或者只是用一兩句話敷衍。而第二種策略是在分手的同時說明理由。分手者在說明理由時,可能會採取 a.「辯護(justification)」、b.「降級(de-escalation)」和 c.「積極口吻(positive tone/self blame)」的方法。 辯護偏向於闡述這段關係負面的部分,比如指責對方給自己造成傷害;而「降級」則側重於通過描述分手帶來的好處,來勸告對方同意分手,且分手者會希望兩人保留關係,只是從「伴侶」降級為「朋友」。而「積極口吻」指的是在分手的過程中,分手者努力地照顧對方的感受,比如可能會努力地共情(我知道你這樣很難過),或者用自責的方式來試圖降低對方的愧疚(這都是我的問題,你別傷心,要怪就怪我吧)(Banks et al., 1987)。 2. 間接的分手策略也分為兩類:「鬼魂式(ghosting)」和「操縱(manipulation)」。 「鬼魂式」指的是一言不發地消失。對方可能忽然再也不回覆你的任何消息、不接你所有的電話,忽然斬斷關係。而「操縱」則是通過種種手段,來希望對方提出分手或者主動遠離。比如有人會用「被動攻擊」的方式,通過做惡劣的事情來逼迫對方提出分手,也有些人會開始疏遠對方,希望對方能從自己的冷淡中得到暗示(Baxter, 1986; Banks et al., 1987)。 不同的人會採取不同的分手方式。而同一個人在自己不同的親密關係裡,採取的分手策略也有可能是不同的。這是為什麼? 圖片|來源 哪些因素影響到人們發起分手的方式? 1. 不同依戀類型的人,分手策略或許不同 依戀類型影響著人們在關係中的種種表現,當然也包括在關係解體的時刻,人們會選擇哪種方法來進行分手。在依戀類型中,「焦慮被棄」程度較高的人,由於對失去伴侶的愛感到非常焦慮,因此會盡可能地拖延提出分手。或者就算主動提出了名義上的分手,也很難真的切斷和前任的關係。他們會提出希望能和對方可以繼續做朋友,甚至保留複合的可能。(推薦閱讀:分手以後,不用強迫自己不再想念) 而「迴避親密」程度較高的人,會傾向於使用間接的方式分手,比如,他們可能會忽然疏遠你、指望你提出分手,而在分手後也會立刻疏遠。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迴避型依戀者希望逃避親密感、迴避深入的交流,而一旦討論分手,就可能會觸及到談論自己深層次的感受和想法。 安全型依戀者則更傾向於直接和伴侶表達分手的意圖。他們會更積極地看待親密關係中的種種變化,包括分手。他們認為即使這段關係結束,他們依然有機會、也有能力與他人進入下一段關係,所以分手並不是一件可怕的、需要迴避的事(Collins & Gillath, 2012)。 2. 你和你的伴侶越親密,越可能直接提出分手 和一些人的想像不同,兩個人的關係越親密,越可能選擇直接向對方表明分手的意圖。因為親密感足夠的伴侶之間交流也更多,也更了解對方會對分手做出的反應,信任對方不會因為分手而做出過激行為。相反,如果親密程度低,你會為了迴避可能的衝突而選擇逃開,用間接的方式來擺脫對方(Banks et al., 1987)。因此如果你們是坦誠、直接地分手的,相信你們至少曾經是真正離對方很近的人。 3. 選擇哪種分手方式,也取決於你認為分手是誰的錯 對造成分手的原因的歸因,也會影響到人們採取的分手策略。研究發現,越是認為關係惡化,你的伴侶應該要負主要責任,就越有可能在分手時採取「辯護」的方式,會直接地告訴伴侶他在關係中犯的錯,表達自己的憤怒。 而如果認為關係之所以結束,主要是由於外部因素(比如工作變動),你就越可能會珍惜你們之間的關係,會傾向於積極、友善地和對方談論分手,希望能做到即使不再是伴侶,也可以是朋友(Sprecher et al., 2010)。 4. 高自尊的人更有可能主動提出分手 比起低自尊者,自尊水平高的人更有可能主動提出分手。因為高自尊者會知道什麼樣的關係對他們是有益的,也更容易識別出自己是否在關係中受到傷害;一旦受到傷害,他們也會更果斷地離開這段關係。因為高自尊者清楚:他們值得更好的。 相反,低自尊者對關係中的傷害和痛苦較不敏感,他們不清楚什麼樣的關係對自己來說是好的;同時,在低自尊者看來,自己也不值得獲得更好的一段關係,所以他們往往會說服自己滿足痛苦的現狀,而選擇不去提出分手(Svoboda, 2011)。 分手的不同方式:對分手者和被分手者都有影響 分手本身不單單會對被分手者產生影響,也會對分手者產生負面或正面的影響。而不同的分手策略,造成的影響也不同(Banks et al. 1987; Georgopulos, 2011; Svoboda, 2011; Collins &Gillath, 2012; Whitbourne, 2014)。 1. 就分手進行交流 vs 不交流只撤離(迴避談論分手) 許多人會選擇「撤離」來迴避去談論分手,比如,在告知對方「我們分手了」之後立刻逃離,或一言不發地消失,或者用明顯很假的藉口來解釋為什麼分手。因為對一些人來說談論分手是一件困難的事,他們害怕自己要面對伴侶的質問和糾纏,害怕暴露自己真實的想法,害怕自己成為傷害伴侶的「壞人」。 然而,如果分手者拒絕就分手進行交流,會對被分手者產生較大傷害。被分手者可能會不斷猜測是什麼導致分手者的離開,甚至產生「侵入性的想法」(即無法自控地想著和分手有關的事,自己想停也停不下來),試圖去找到被分手的理由。被分手者會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才能做到釋懷。 此外,由於被分手者會需要得到理由,來說服自己分手的合理性,他們也有更大機率會去糾纏分手者,試圖要一個說法;也有些被分手者,會認為分手者不說清楚分手的緣由,就是還有挽回的可能性,因此還會反覆進行糾纏。 同時,對於分手者和被分手者來說,他們都可能喪失了修復關係以及自我提升的機會。雙方都沒有辦法從彼此那裡得到反饋,去了解自己在這段關係中暴露出的問題,也就可能得花費更多時間才還會意識到自己在親密關係中的不足,並針對性地改善這些缺陷。 相反,如果雙方可以就分手進行交流,坦誠地討論分手的理由。那麼雙方也有機會去了解關係解體中具體的問題,也許會發現還有修復關係的可能性;而如果確實沒有辦法挽回,雙方的分享與反饋都能幫助他們提升自我認識、改善自我。 此外,談論分手也得以讓雙方有機會表達與釋放自己的負面情緒、談論原本可能在關係中壓抑住的真實想法。研究證明,如果分手者和被分手者有機會一起談論分手的理由,雙方在分手後的抑鬱感都會減少。(推薦閱讀:愛情是門社會學!一堂台大爆紅的分手課) 2. 分手過程中照顧對方(other-oriented) vs 分手中只顧自己(self-oriented) 部分分手者會在分手過程中試圖減緩對方的負面情緒,比如使用溫和的口吻表達共情,以及主動自我責備(都怪我吧)等等。對分手者來說,他們可以通過這樣的方式來避免與對方的衝突,並能更好地自我安慰(至少在分手的時候,我對你不錯)。 但照顧對方的情緒也可能給分手者帶來負面影響。由於去試圖理解和考慮被分手者的感受,可能會讓分手者更加感到愧疚。研究發現,如果主動地進行自我責備,分手者會在失戀之後,更容易感到抑鬱,而更少地感到「如釋重負」。 有些分手者希望通過照顧對方的方式,來讓被分手者好受些。但研究者發現,被分手者對這個方式的感受也比較複雜。有部分被分手者會覺得分手者的好意很「虛偽」,進而對分手者感到更加的不滿。比如,被分手者會認為如果分手者真的要照顧自己的情緒,就不應該提出分手;或者,被分手者認為分手者其實是用自責在掩蓋真實的分手原因。另外,也有被分手者感到,分手者使用的那些客套的話語,只是表面上的尊重和安撫,實際上降低了彼此的親密感。 但是,也有被分手者會感激分手者的體貼,會更願意在這段親密關係結束後繼續與對方成為朋友。然而,被分手者可能也會因此更長久地無法釋懷,他們會因為被分手感到憤怒,卻又無法釋放怒氣。因為被分手者會認為分手者已經對自己足夠好,所以自己沒有權利再去朝分手者生氣。 相反,如果分手者在分手過程中只顧自己的感受,例如直言不諱地表達不滿。被分手者會在當時感到非常憤怒,然而這種憤怒感有時能幫助被分手者更容易從失戀中走出來,因為在分手中受到的傷害,會讓他們更容易去接受「上一段關係對我來說並不夠好」。 3. 操控:迫使對方提出分手 部分分手者希望結束關係,但又怕自己將來會後悔,或者並不想去做主動傷害伴侶的人,因此他們會通過種種手段(比如被動攻擊,或者逐漸疏遠)來迫使自己的伴侶提出分手。這樣,分手者如果在將來後悔、又希望和對方復合時,由於他自己沒有提出過分手,所以他就不會背上「違背自己曾經的決定」的包袱。然而,操控是一種自私的做法,在本質上是因為分手者沒有足夠的勇氣去面對分手帶來的衝突與痛苦,因此選擇逃避了結束關係的責任,而試圖將責任交給對方承擔 ( Miller & Perlman, 2010)。 如果我想要分手,我該怎麼做? 那麼,比較合適的、對雙方都比較有益的分手方法是什麼呢? 1. 分手之前,要做好準備 a. 確定自己做好了要分手的決定 在提出分手之前,要先對關係進行一個評估。婚姻諮詢師 Lesli Doares 羅列了幾個問題,來幫助人們判斷自己是否確實需要分手(Kim,2016): 我是否過於情緒化地看待關係中的問題? 我是否是將自己的責任推給伴侶承擔,比如寄希望於用他來滿足我的所有需求? 我們是否在關係中依然各自成長? 伴侶是讓我變得更好,還是削弱了我的力量? 如果我分手,我會比現在更痛苦嗎? 如果我有個孩子,我是否會讓他也待在這樣的關係裡? 如果對上面的問題,你的回答有多個「不」的話,或許你就可以考慮分手了。 b. 一旦決定分手後,不要迴避 人們往往會因為愧疚、或者不想面對沖突而迴避提出分手。你的迴避和拖延是在浪費你們雙方的時間,讓你自己痛苦,也阻礙了對方早些去尋找更適合自己的關係。而且,人們都有權利去表達自己的真實感受,如果你有不滿,你可以向對方指出。也許對方聽了後會痛苦,但是人的一生中,總會有些事讓我們感到心碎,分手只是其中的一件事。(推薦閱讀:《分手旅行》:書寫遺失的美好,找尋下一段怦然) c. 做個具體的分手計劃 在提出分手之前,你需要做一個計劃。可以在紙張上列出在分手過程中,你們可能發生的對話與衝突,並且可以找朋友來做角色扮演,練習如何應對沖突,如何自我堅定地表達自己的情緒。 其次,你需要仔細地考慮分手後可能會發生的改變,不論是情感上的,還是經濟上的。比如,如果你們目前是同居,那麼你可能需要找到可以暫時居住的地方;如果你們之間有共用一些比較貴重的物品,也要想好到時候的歸屬,避免因為交割而導致拖長分手的過程。 圖片|來源 2. 分手過程中:表現得友善、坦率且真誠 盡量選擇面對面說,短信的傳遞雖然快捷,但是可能會漏掉對方非語言的信息。在提出分手的同時,可以平和、真誠地說出自己的理由,不要使用藉口,也避免用過於負面的語氣進行交流。在最後,可以平靜地感謝對方:「非常感謝這段日子」、「這是我從你身上學會的,我將帶著它」、「而這是我希望你能學會的」、「祝福你」(Perel, 2015)。 注意分手的過程一定不要拖拉。如果你不想給對方無謂的希望,就不要含糊其辭,明確地表示要分手。如果你希望能和對方做朋友,你可以提出,但是也要理解對方可能會拒絕;而如果對方提出希望能和你繼續做朋友,但如果你並不希望這樣,你也不要為了安慰對方而選擇接受,不然你會在之後感到後悔。 3.分手之後:建立合理邊界 在分手之後,你需要立刻停止和對方做任何伴侶會做的事情。比如一起購物、看電影、用餐等等。你需要重新定義和對方的邊界,可能剛開始,你會覺得似乎和對方的距離變得比較遙遠,但這是必須的。不要因為愧疚而去主動地聯絡對方或者關心對方,更不要有「鄉愁的性(nostalgia sex)」——因為懷念對方而立刻在分手後與對方上床等等。 對你的前任保持耐心,理解對方可能會有情緒反應:憤怒、悲傷、抑鬱等等。但是不要因為感到愧疚,而縱容對方越界。比如,如果對方不斷給你打電話,你可以直截了當地告訴對方,你知道對方很難過,但是這麼做讓你很困擾,你希望對方停止打電話。 最後,你需要建立自己的支持系統。研究發現,提出分手的人也會有種種負面情緒,也會經歷喪失的過程。你可以找朋友傾訴、寫日記、甚至進行心理諮詢。對那些以前將伴侶當做主要支持來源的人而言,找到新的、為自己提供支持的資源非常重要。 References: Banks, S. , Altendorf, D. , Greene, J.& Cody, M. (1987) An examination of relationship disengagement:Perceptions, breakup strategies and outcomes, Western Journal of SpeechCommunication, 51:1, 19-41. Collins, TJ, & Gillath, O. (2012).Attachment, breakup strategies, and associated outcomes: The effects ofsecurity enhancement on the selection of breakup strategies. Journal OfResearch In Personality, 46(2), 210-222. Georgopulos, S. (2011). Effectiverelationship exit strategies. Thought Catalog. Kim, J. (2016). 7 questions to ask yourselfbefore you break up. Psychology Today. McClintock, E. (2015). Who is more likelyto leave a bad relationship. Psychology Today. Miller, R. & Perlman, D. (2010). IntimateRelationship. New York, NY: McGraw-Hill Education. Perel, E. (2015). Stable ambiguity and therise of ghosting, icing and simmering. Esther Perel. Sprecher, S., Zimmerman, Z., &Abrahams, E. (2010). Choosing compassionate strategies to end a relationship: Effects ofcompassionate love for partner and the reason for the breakup. SocialPsychology. Vol. 41(2):66–75. Svoboda, E. (2011). The throughoutly modernguide to break up. Psychology Today. Whitbourne, S. (2014). What's the best wayfor you to end a relationship?. Psychology Today. 八月主題:來組個失戀陣線聯盟吧 1990 年,草蜢唱失戀陣線聯盟,找一個承認失戀的方法,讓心情好好地放個假。承認失戀,承認受傷,甚至承認自己已經支離破碎,雖然好糗,卻是成長必經的盛大學習。敬失戀,敬眼淚,也敬你一杯。#失戀是我與自己的熱戀 August 10, 2018 at 09:00AM 女人迷 womany.net


via 女人迷 womany.net https://ift.tt/2OrHJJ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