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2L7eYA6
2018年5月30日 星期三
525 我愛我有勇氣節|海苔熊:如何告別空虛與無力的感受 https://ift.tt/2L7eYA6 女人迷我愛我有勇氣節,邀來專欄作者以不同主題,陪讀者練習找回勇氣。作者海苔熊以「如何改變提不起勁的人生?」為題,透過捏黏土練習,要你感知心底情緒,找到改變人生、面對自我的勇氣。 你曾經也有這種提不起勁的感覺嗎? 覺得做什麼都不對、摸東摸西覺得很煩躁,沒做事覺得很空虛,可是要做點什麼又覺得不知道從何開始。你看了很多的書、讀過一些相關的方法,動力還是等於零,那該怎麼辦呢? 這篇文章我想要談一個比較迂迴的方法,是我最近的心頭好,「黏土練習」。 是這樣的,今天到女人迷帶一個小小的工作坊叫做「真人書櫃」,分享了我自己的勇氣故事,也帶大家一起做黏土練習。過程相當有趣,大家也做得非常認真,不過有點可惜的是,差點忘記扣今天的主題。幸好最後有夥伴問到這個問題,稍微做了一點小說明。(延伸閱讀:525 我愛我有勇氣節|練習在陰影與恐懼裡溫柔呼吸) 儘管如此,回家的路上,一直覺得很懺悔,想說還是來寫篇文章回應這個問題好了:到底如何才能告別提不起勁的人生? 提不起勁是一種怎麼樣的感覺? 正所謂解鈴還需繫鈴人,小叮做事小叮噹,我們得先了解「提不起勁」是什麼。對我來說,這可能混雜著下面幾種感覺: 空虛感:先前在一篇文章當中有提過,其實這是混合著幾種複雜情緒的感覺,由於感覺太多了,腦袋實在是運轉不來,所以互相抵消打架,最後就用一種很模糊的感覺叫做「空虛感」來代替。某種程度上,它是為了避免讓我們體驗到各種不舒服、痛苦、生氣、憤怒、悲傷,用來蓋住上面這些情緒的一塊「國防布」。所以你會覺得怪怪的、空空的,但如果你真正描述,你又不知道到底發生了什麼。 無力感:這裡的無力有兩種情形,一種是有目標,可能是有想要完成的事情、可是覺得自己沒有力氣完成、怎麼做都沒有辦法達到,沒有電力、沒有動機、沒有幹勁;另外一種是沒目標,可能面臨人生的抉擇和交叉點,頓時失去了方向,不曉得從今以後何去何從。不論是哪一種,都像是茫茫大海當中漂泊的船隻,在等待被救援、或者是引擎可以啟動的時候。 習得無助感(learned helplessness):不論有沒有目標,現在之所以會待在原地、覺得什麼都不想做、什麼都沒有力氣,有一種可能是認為自己做什麼都沒有用。既改變不了現狀,也無法逆轉勝,所以不如在心態上面像隻「烏龜」,減少能量的消耗。 走進陰影:透過黏土練習提起勁 回到今天的活動主題,為何會想要帶黏土練習這個活動呢?因為對我來說,如果你想要改變現狀,首先得先承認、並且接受當前的現狀。 當你越是抗拒它,越是否認它的存在,它就越會來侵襲你 — —而當我們用黏土排出一個最近記得夢境、或者是印象當中與勇氣有關的畫面,有可能或多或少就反映了你現在的狀態。當這個狀態被看見,「改變」才有機會進一步發生!當你把你的現狀列捏出來之後,或許會發現,無力來自於一個重要的生命課題。(推薦閱讀:習得性無助:讓你一事無成的天使與魔鬼) 對我來說,這個課題是恐懼。而開始捏這個黏土,就是走進陰影的過程。 某一天早上我在刷牙的時候,突然想到我最近很喜歡的這個黏土練習,心想,我最近既然這麼廢、如此軟爛,要不然試試看這個呢?於是我在一次的活動當中,捏了這個畫面。 圖|作者提供 這是我最近的一個夢境,被一隻怪獸追趕,而且我知道這個怪獸是那個人召喚出來的,他手上拿著一把劍,準備要攻擊我,我也知道怪獸其實是善意、善良的,所以嘴巴吐出來的是金色的光,可是我同時也覺得很驚恐,嚇到魂魄都快要飛出來了。那個人駕著黑黑的烏雲,好像有很多的怨氣和陰暗的一面。我的雙腳黏在地板上,完全無法移動,臉上出現孟克吶喊的表情。 事實上,並不只是這個夢境,類似的情緒經常在不同的情境下面出現 — — 朋友指責我的時候,他就像召喚一隻非常巨大的怪獸,用猛烈的炮火貶低我,我也嚇得屁滾尿流、一句話都不敢說。 和我伴侶爭吵的時候,根本沒有辦法抬頭看他,因為對我來說,她就像是一頭巨大的怪獸、恐龍或者是老虎,我很怕看了她,她會把我吃掉。 面對那些真正「得做」的事情,其實我知道他它們都在那裡、一直都在追趕著我,而且我越不去看它,它就會越來越巨大,像怪獸一樣。 當我想到最後這一點的時候,驚訝的幾乎說不出話來。我一邊想要逃跑、一邊覺得像泥巴一樣提不起勁(就像圖片裡面的我一樣),我以為我不會受到影響(就像前面說的利用空虛感來麻痺),但其實內心有一部分我是恐懼而且不知所措的。 圖|作者提供 從黏土裏療癒 那該怎麼辦呢?先前我習慣採用的方式,就是想像一下這個畫面如果做一些調整,我可以做點什麼? 當你重新看待這個畫面,你的感覺是什麼?你如何描述這個畫面? 如果可以移動畫面上的一個物件,你會移動什麼?為什麼? 如果可以加入或者調整一個物件,你會如何調整? 這個畫面裡面的角色如果會說話的話,會說什麼?會有怎麼樣的對話? 結果我做了一件事,就是把那個驚嚇的黃色的我,移動到那個紫色的怪獸的後面,然後把我的手拉長(由於是黏土所以可以拉長),放在那個紫色的怪獸背面,拍拍牠的肩膀,然後對他說:「沒關係、我知道你在這裡。」 這個小練習,沒有解決問題、沒有提出具體的方案、也沒有什麼握緊拳頭、發奮向上的口號,就暫時結束在這裡。 當然,如果你在練習的時候想像不到可以移動或者是做點什麼,維持現狀也是一種選擇,重要的是仔細端詳你製作出來的作品,透過不同的角度,花一點時間看一下、感覺一下畫面裡面的情緒。(推薦閱讀:擁抱情緒的價值!哈佛心理學家蘇珊・戴維:生命因脆弱而美麗) 黏土練習的後續 有趣的是,當我做完這個作品之後,隔了幾天還是一樣過得很廢的生活,但某天的早上餵完貓咪,我躺在沙發上面假寐,做了一個白日夢(其實精確的說應該是積極想像,Active Imagination)*,我把這個白日夢跟我的夥伴討論,她給了我一個很棒的詮釋: 其實你已經走得很遠了,但你總以為自己還沒開始走。你內心的智慧老人一直在船上等你,你已經知道了問題的答案,所以他沒有要回答你。 霎時間,我覺得好像內心的某個部分被懂了,我一方面覺得,原來我不是一事無成,另外一方面又覺得,好像有一股小小的能量,正在醞釀當中。 當天下午,我就把拖延已久的要投稿的論文拿出來修改了,或許是巧合、或許是神效,但這個迂迴的方式,的確幫了我很大的忙 — —不過度強迫、甚至不明確指引,只是要你把內心的形象呈現出來,試著多多端詳,有些事情就會自然水到渠成。 然後我終於發現一件事情,那些覺得自己現在很軟爛、沒有動力、提不起勁的人,或許在這些感覺下面藏著更多沒有被看見的感覺,當這些感覺被看見、或許就能突破原本的一潭死水,轉動命運的齒輪。 *Johnson, R. A., & Coutts, L. (1986). Inner work: Using dreams and active imagination for personal growth. NY: Harper & Row San Francisco. May 30, 2018 at 02:00PM 女人迷 womany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