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6日 星期一

如何走過前任帶來的傷害?關係心理學:允許自己為失去的部分自我感到悲傷 https://ift.tt/3n6TwBz 「人格傷疤」的概念來自於憂鬱症研究中的傷疤理論,就好像身體上的傷口會留下痕跡一樣,心裡的傷口也很難不留下痕跡。然而,接受那個因為「傷疤」而變得脆弱的自己,卻是很有勇氣的事情! 文|fufu 轉載自公號:KnowYourself(ID:knowyourself2015) 公號簡介:關注自我和內心,覺察即自由。 我的一個朋友最近向我訴苦,說她感覺自己在親密關係中彷彿完全變了一個人。 在周圍人眼裡,她總是性格開朗隨和,不求回報地待人。可她卻發現自己對待伴侶很自私。 比如,明明她心裡知道在一起應該互相遷就不該計較太多,對方也是個值得她信任的人,可小到家務約會,大到人生規劃,但凡是需要她做出犧牲和讓步的時候,她總是表現得非常抗拒。 朋友很討厭這樣的自己,也不明白自己怎麼會變成這樣的人。 在聽她傾訴自己的煩惱時,我不禁聯想到她上一段感情經歷——總是付出,總是妥協,總是被欺騙和辜負。 我本以為如果她能在感情中變得自私一點,會開心很多。但她現在這樣的狀態並沒有給她帶來快樂,反而讓她十分煩惱。 我意識到,這種在關係中發生的性格變化,並不是她想要看到的,反倒更像是上一段感情在她的性格上留下的痕跡,讓她不敢像過去一樣對伴侶毫無保留地付出了。 生活中這種感覺其實很常見——明明已經從痛苦的過去走出來了,可總有一些時刻,我們可能會猛然意識到,過去那些經歷讓我們的性格發生了難以磨滅的改變。 今天這篇文章,我想寫給她,以及那些曾在某些時刻感到「變成了不喜歡的自己」的人,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圖片|Photo by Fast&Slow on PIXTA 變得不像自己,是因為我們的人格有了傷疤 上一段失敗的感情沒有改變我朋友開朗的性格,在一段時間的情緒低潮後,她又恢復了往常快樂而自在的樣子。 一切看起來似乎都沒變,直到她進入另一段親密關係。 很多時候,我們期望生活的重創以及挫折能夠讓我們變得更堅毅。可事實卻往往正相反——改變反倒增加了我們的痛苦,讓我們覺得「回不去那個曾經喜歡的自己」。 這種改變又被稱為人格傷疤(Rosenström, 2015)。 「人格傷疤」這一概念來源於憂鬱症研究中的傷疤理論。該理論認為,長期的憂鬱症會給患者留下認知、情感、行為,或者生理上的明顯改變,而這些改變又會使得這些人即便被治癒,也比從未患過憂鬱的更容易在日後再次發作(Wichers, 2010)。 不過,生活中會給我們留下傷疤的,遠不止憂鬱症而已。 一項關於失業的研究發現,有過失業經歷的人,即便找到了新工作,相比從未失業過的人而言,對生活的滿意度總體也會更低(Clark, Georgellis, & Sanfey, 2001)。 其他一些痛苦的生活經歷也會改變我們,比如,在學校遭遇霸凌的孩子從原本外向開朗的模樣變得內向又害羞;被父母拋棄過的孩子從愛冒險的性格變得越來越謹小慎微;遭受過伴侶精神虐待的人,在日後變得脾氣暴躁,陰晴不定。 除了上述提到的這些比較明顯的例子,生活中更多的,可能是像我朋友這樣,平常似乎也與過去沒什麼不同,只是到了特定的情況或關係中,突然感到彷彿失去了一部分自己曾很喜歡的「我」。 (延伸閱讀:你會因為害怕分手而不敢分手嗎?FOBU 族需要調整的 5 種心態) 當自我保護成了一味地迴避傷害 聽起來可能有些矛盾,但「人格傷疤」出現的原因,其實來自於我們的自我保護機制:從過去的痛苦中吸取教訓,調整和改變我們之後的行為,以避免未來可能的傷害。 然而,當傷害是長期且反覆的,這種自我保護逐漸演變成了一種習慣性迴避傷害的人格特質(Rosenström, 2015)。在這種特質的影響下,我們很容易變得謹小慎微,如履薄冰,對外界的一切都更加敏感。 可能有人已經發現了,無論變得內向害羞、謹小慎微,還是害怕付出,這些性格特點都有一個共同的邏輯:逃避一切可能來臨的傷害。 因為霸凌而變得「內向」並非真的內向,只是失去了對人的信任,不願與外界接觸;因為被拋棄而變得謹小慎微並非為人謹慎,只是擔心自己說錯了話做錯了事就會再被丟下;因為在感情中被辜負而抗拒付出,也並非性格自私,只是不敢不計較後果地投入一段感情。 在這些迴避傷害的過程中,外界的信息很容易被我們視為潛在威脅,甚至可能在傷害未實際發生前,就已經感到受傷。 Wichers(2010)指出,「人格傷疤」,便是在這個不斷循環的過程中逐漸形成和加劇的:受傷後的我們變得敏感,會下意識地迴避相關的外界刺激,然而這種迴避往往只會進一步降低我們內心的閾值,使得外界刺激對我們而言越來越難以忍受。 需要注意的是,這裡說的「敏感」,與正常的性格特質高敏感不同,它更像是我們的傷疤未完全癒合時,對外界刺激的過度反應。 圖片|Photo by Luis Villasmil on Unsplash 「人格傷疤」帶來的最深刻的痛苦,其實不單純是「我變了」 並不是所有由痛苦經歷帶來的性格改變都是「人格傷疤」。一些改變確實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應對未來的困難,也成為一個更好的自己。 換句話說,改變本身並不是痛苦的來源。對於自我的否定才是。 以我朋友為例,她習慣對別人好,並不是嚴格的道德要求,而是她天性樂得如此。因此,當她意識到自己在關係中不受控制地變成了一個計較付出的人時,才會格外苦惱。 她在試圖迴避可能遭受的傷害時,其實犧牲了一部分最讓她感到自在和快樂的自我。 可以說,「人格傷疤」造成的改變,經常與我們內心的核心需求相違背。這裡說的核心需求,是由每個人天生不同的性格傾向帶來的。 比如,天性開朗外向的人往往有與人社交的核心需求,而對於天性內向的人來說,即便也需要適當的社交,但歸根結底,獨處才是他們性格中的核心需求。 做一個完整的、自在的自己,本身就是一件需要承擔風險的事。而我們在迴避傷害時,往往為了迴避一切可能的風險,也拒絶了那個完整而自在的自己。 圖片|Photo by kike vega on Unsplash (你會喜歡:你的人際關係,不能只有伴侶!致內向者:成為完整的人,你需要一個社群來展現你每一面) 想要走出「人格傷疤」帶來的痛苦,可以做些什麼? 需要寫在前面的是:以下的任何一種方法都不能保證我們徹底癒合自己的「人格傷疤」。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能做的,更多的是承認和面對自己這樣的改變。 就好像身體上的傷口會留下痕跡一樣,心裡的傷口也很難不留下痕跡。而想要在我們漫長的一生中不留下任何的傷疤,幾乎是不可能的。 那麼留給我們的難道只有「人格傷疤」帶來的痛苦,和隨時可能再次發生的傷害了嗎? 不是的。 治癒「人格傷疤」的道路,其實並不是想方設法加速它的癒合,而是允許我們完成對於那部分喪失的自我的哀悼(mourning)。 1. 識別潛在的「人格傷疤」 「人格傷疤」的形成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長到我們逐漸遺忘了過去的自己是什麼樣的。 這使得我們常常可能忽略自己內心的「傷疤」,甚至錯誤地將它當作一次令人不快的「成長」。 因此,想要「人格傷疤」癒合,需要先學會區分,我們哪一些性格上的改變是真正的成長,哪一些改變則可能說明了我們內心的「人格傷疤」。 回憶那些感覺到「我變了」的時刻,並針對這些時刻問問自己這些問題:這種改變讓我舒服嗎?它會給我帶來不安/不適嗎?從前的我和現在的我相比,什麼樣的狀態能給我帶來更大的滿足感呢? 這些問題可能不容易回答,請給自己多一些耐心,去聽聽深藏在內心的聲音。 (同場加映:為什麼男性很少「叫床」?心理師:男性發出愉悅聲音,能增進做愛時的親密關係) 2. 允許自己為失去的那部分自我感到悲傷 我們可能再也沒有辦法象過去那樣對世界毫無畏懼了。現實世界裡沒有一根魔法棒能夠輕輕一點就讓「人格傷疤」消失,彷彿一切傷害都沒有發生過。 即便我再心疼我的朋友,我也清楚,她可能很難像以前那樣毫無顧忌地為愛情付出了。 我們會因為受過傷害而感到害怕,會因為自己的脆弱而覺得無力,這都是我們生命的一部分。 這一切都並不讓人愉快,也會讓我們下意識地想要否定一切。不管是告訴自己我們還有能力改變,或是安慰自己其實這些改變對自己有好處,其實都是對於現實的躲避。 而完成關於「人格傷疤」的哀悼,最需要做的,就是放下我們對於自我改變的一切評價,只是純粹地允許自己為喪失的那部分自我感到悲傷。 圖片|Photo by Faye Cornish on Unsplash 3. 找到自我的「錨」 直面自己的「人格傷疤」絶不是一種愉快的感受。這意味著我們不得不重溫一遍自己曾經受過的傷害,同時承認這份傷害深入到威脅了我們的自我。 這時候,如果缺乏自我的「錨」,我們可能陷入自我厭惡的狀態——「我討厭現在的自己,卻又找不回過去的我。」 這裡說的自我的「錨」可能聽著有點抽象,但它其實就是一切讓我們感到喜歡自己,或是讓自我感到舒適的事物,可以是休閒時間毫無邊際的空想,也可以是揮汗如雨的一次慢跑。它起到的作用是提醒我們,「人格傷疤」並非全部的自我,在這之外,我們的自我仍然有讓我們舒適和滿足的部分。 (推薦閱讀:想遠離有毒關係該怎麼辦?自我引導必修:這次別再當關係的拯救者) KY 作者的話: 聊了那麼多「人格傷疤」給我們帶來的改變,最後卻要承認這些改變的發生,聽上去大概很無力。我們也都希望相信,在一切不幸發生之後,我們仍有扭轉乾坤的能力。可惜,這篇文章並不能給予大家這樣的魔力。 「傷疤」會讓人變得脆弱,膽小。但接受那個因為「傷疤」而變得脆弱的自己,卻是很有勇氣的事情。 雖然「人格傷疤」並不是我們最理想的活著的狀態,可它是我們活過的證據。 每一個曾經在世界中跌跌撞撞走過的人,都會有的證據。 參考資料: Clark, A., Georgellis, Y., & Sanfey, P. (2001). Scarring: The psychological impact of past unemployment. Economica, 68(270), 221-241. Rosenström,T., Jylhä, P., Pulkki-Råback, L., Holma, M., Raitakari, O. T., Isometsä, E.,& Keltikangas-Järvinen, L. (2015). Long-term personality changes andpredictive adaptive responses after depressive episodes. Evolution and HumanBehavior, 36(5), 337-344. Wichers, M., Geschwind, N., van Os, J., & Peeters, F. (2010). Scars in depression:is a conceptual shift necessary to solve the puzzle?. Psychological medicine,40(03), 359-365. September 06, 2021 at 07:30P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3n6TwBz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