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3zierEP
2021年7月19日 星期一
「善良的人也許對自己並不慈悲」從《我是遺物整理師》看如何陪伴憂鬱症 https://ift.tt/3zierEP 如何面對憂鬱症朋友、家人?作者從《我是遺物整理師》回顧自己陪伴憂鬱症家人的經驗,他建議不要質疑對方、不要任意插手解決問題,重要的是同理與陪伴。 (本文為作者陪伴經驗,並不代表所有狀況,若有需要請諮詢專業醫生。) 文|四寶金牛巧媽咪 「在死者離開人世的地方,其實會更鮮明地展現他的生活與存在。」——《我是遺物整理師》 會接觸到這本書,是在太魯閣事件時,對於「遺體修復師」無私地付出印象深刻,進而對於這樣的職業想了解更多,意外找到了這本《我是遺物整理師》,連帶地也將 Netflix 的影集一併看完。雖然書本和影集呈現的風格完全不同,但各有深意以及令人動容的片段。 「他口中的那位女子非常善良,但那樣善良的人也許對自己並不慈悲,最後成為結束自己生命的人。即使委屈和悲痛堆積如山,也無法對別人惡言相向;也許正是她無法將箭射向別人,才讓自己成為了箭反射後的靶心吧。為什麼不能成為只對自己善良的人呢?或許正是那顆正直的心,反而成為鋒利的針,不斷強迫地刺向她自己吧?」——《我是遺物整理師》 書中最讓我情緒久久無法平撫的就是這一個故事。看到這段文字感觸很深,加上之前歌唱選秀節目,年輕選手選擇輕生的新聞,不禁思考著:「若這個世界能有所改變,結局會不會不一樣?」 傳統的思維、社會的眼光、道德的綁架、責任的重擔,讓「憂鬱症」在現今似乎已成了文明病,許多人的情緒都找不到適當的管道抒發,也沒有能夠完全理解自己的人,久而久之習慣將這些情緒隱藏,一旦壓抑久了便容易迷失,只知道自己心情時好時壞,說不上來到底怎麼了,也無法將自己調整到穩定的狀態。 (延伸閱讀:完美主義者、高敏感族群注意了!原來這 5 種人是憂鬱症的高危險族群) 網路上有一句話:「會讓你嚎啕大哭的,往往不是那些驟然而至的滅頂之災,而是日常生活中看似不值一提的無數個小小麻煩,它們突然一起湧了上來,帶出了無數過去的委屈和憤怒。」 面對他人的抱怨,我們總慣性「比較」、「質疑」、「否定」:「比你累、比你辛苦的人還很多,你真不懂得知足!」、「這哪有什麼?抗壓性也太低了吧!」、「這樣就承受不了,以後看你怎麼辦!」 當有人想逃避問題,產生一了百了的念頭時:「這樣能解決問題嗎?」、「你這樣對得起誰誰誰嗎?」、「這是個很不負責任的決定!」 但若是能好好的活著,誰又會輕易結束自己寶貴的生命呢?或許這樣的言語,只是想激勵他,但在那樣的狀態下,也非常容易造成再次傷害,導致他完全封閉自我內心,最終走向無可挽回的結局。 書中記錄著一段特殊的奇遇。某日作者在天快亮時接到一通電話,詢問他:「燒炭自殺很痛苦嗎?」剛開始作者以為是無關緊要的騷擾電話,所以開玩笑的回應:「這我不清楚,因為我沒有親自試過。」 在對方沉默好一陣子後,他突然覺得事態不單純,連忙補充一句:「但我處理過的現場,通常都是痛苦死去的痕跡。」最後在他當機立斷報警後,順利的挽救了這個生命。 「她覺得活著一點意義也沒有,不知道為什麼要繼續活下去?為什麼所有事都那麼痛苦?難道就不能不要那麼痛苦,舒服地活著嗎?她丟了無數疑問卻找不到答案,最後的結論就是不要再繼續活下去了。」———《我是遺物整理師》 (延伸閱讀:「說一句話,像要花一輩子的力氣」憂鬱症失去的不是快樂,而是活力) 圖片|韓劇《我是遺物整理師》劇照 倘若這時:有人能體會她身陷在深淵時的痛苦、有人能理解她負面想法背後的絕望、有人能留意她最後掙扎發出的警訊、有人能看見她寧願傷害自己的善良,最後的結局有沒有機會不一樣呢? 若你我都能多加關心,以及對周遭的人保持善意,也許那個扭轉原本無法挽回結局的重要角色,就是你! 如何陪伴有「憂鬱症」的家人或朋友? 鬱悶成疾的人往往都是因為:「現實與想像中有所落差,礙於外在影響又不得不屈就。」 就好比「產後憂鬱」,就是因為現實的「育兒生活」,和我們曾經在腦海浮現的溫馨畫面,有著極大的落差,而我們就這麼順應著現實,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那些累積起來的「小麻煩」,都有可能成為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平日裡時不時關心、問候一下周遭的家人朋友,當發現有人狀態莫名低落,甚至出現「自殘」行為,這時千萬千萬注意兩個點: 不要評論他的行為。會有這個舉動,是因為他內心煎熬指數,已經遠超於身體的疼痛,想減輕痛苦又別無他法,不得已而為之,若非如此,沒有人願意這樣傷害自己的。這時候試著以同理的方式,對他說:「我完全能理解你現在內在的痛苦,遠遠大於身體的疼痛,你真的辛苦了。」若此時對他說:「為什麼要這樣傷害自己?」也許本意是出自於擔心,但聽在現階段的他耳中,更像責怪、質疑,會使他想把僅存的感官功能通通關閉,走上無法挽回的道路。 不要嘗試解決他的問題。如果旁人能輕易解決,就不會累積情緒到有「憂鬱症」傾向,每個人的立場、角度真的不同,若不能認同或理解,至少做到同理和尊重,旁人能做的,便是陪伴及不斷的給予支持和力量,全然地相信他能找到解決的方法,他們真的不是沒有勇氣去面對問題,而是經歷一次次的挫敗,堅強太久、承擔太多所致。 我有一個寶貝的妹妹,她也曾受盡情緒痛苦的折磨,用盡方法試圖尋求幫助,卻屢遭責備認為:「這些都不是什麼大事,妳就是不知足才會覺得辛苦。」使她至今仍無法完全擺脫憂鬱的掌控,連帶著有影響身體機能、睡眠障礙的問題。 我問她:「要如何才能協助妳走出來呢?」她回:「多一點理解,少一點質疑,這樣就很好。」 (同場加映:星星教會我的三件事——一個憂鬱症患者在天文台的領悟) 「雖然你留下的東西最後都會消失、都被清理掉,但你留下的愛,相信是無人可獨佔的遺產,而且會永無止息地傳給另一個你、再給另一個你。」——《我是遺物整理師》 圖片|韓劇《我是遺物整理師》劇照 「凡是有生命的存在,都必然會面臨死亡,誰也沒有例外。生與死就像硬幣的兩面,只有單面是不成立的。」大多數的人都很害怕面對有關「死亡」的議題,但若你活得十分孤獨,找不到自我價值,甚至有許多遺憾,那會比面對死亡更加艱難。 「不管那裡是哪裡,不管你我是誰,如果能常常見面就好了,見了面一起度過如難治之症一般的孤獨歲月。」——《我是遺物整理師》 對自己敞開心胸吧!釋放過去與創造未來,就從「愛自己」的這一刻開始! 情緒總是大起大落,難以保持自身穩定?女人迷線上《能量工作坊》,陪你釐清情緒背後的需求,找到適合自己補充能量的方式。活動資訊請點我。 July 19, 2021 at 10:30PM 女人迷 Womany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