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2z570HG
2020年5月20日 星期三
哭鬧、擺臭臉,就是不說怎麼了:慣性情緒勒索,能從童年開始改變 https://ift.tt/2z570HG 小孩子心情不好哭鬧,別急著斥責他,試圖用玩具等安撫他。試著聽聽他怎麼說吧! 「你哭什麼哭!」 「你再哭啊!」 「你是不會用說的嗎!」 很多孩子在不順的時候,總是用哭的。哭是他們最自然直覺的反應。 當我們認知他已經夠大,應該可以用簡單言語表達需求的時候,對於哭鬧的孩子就變得無法接受(對嬰兒我們就完全可以,因為認知上我們理解他們根本不會說)。但是到底孩子多大,才叫做「應該可以用說的」,就非常主觀,而且因孩子而異。同樣的,父母的耐心,也是因人而異。 圖片|來源 話雖如此,柔性要求孩子「用說的」卻是非常重要的。 關鍵是:柔性(而非情緒性)並且邀請他主動片片斷斷陳述她的需求(而不是幫他說、也不是用猜的)。 孩子如果哭鬧後會被大聲吼回來(你哭什麼哭!),或是被忽略(你哭啊,等你哭完再說),可能因為害怕表達情緒,而選擇壓抑或是逃避。他只知道哭是不被接受的,哭無法換來他想要的結果,所以他不哭了,但他沒學會正確的表達方式。 孩子如果哭鬧的時候,大人就會一直問各種問題,猜測各種可能,或者把所有能提供的東西全都拿出來(是不是要喝水?是不是餓了?餅乾?球球?抱抱?睏了?車車?)等孩子最後被安撫下來,他搞不好還是沒有得到他一開始想要的,但他得到了「安慰」和「注意力」所以他也不再那麼堅持一開始想要的東西。所以,他不哭了,但他還是沒學會如何正確表達。(推薦閱讀:劇場媽媽|大人或小孩,都該卸下面具,擁抱真實自我) 可惜的是,缺乏練習表達的孩子,成年後在關係中,當他遇到了不順心,有所需求的時候,可能也會選擇壓抑逃避、或者哭鬧著要人安撫要人猜,只是關係中的伴侶畢竟不是爸媽,一般人很難忍受伴侶用這種方式溝通,也不想多猜,也不想每次都安撫好久,而不擅表達的成人,自然就會用其他方式(但偏偏不是好好用說的)再去讓對方注意到他的需求,希望換來對方的安撫。嚴重者就可能成為情緒勒索的樣貌,只是他們恐怕不是故意的。 如果你的伴侶有這樣的傾象,可以試著耐著性子邀請他用說的,什麼都可以討論,不要怕說出來。如果你自己發現自己總是無法讓對方瞭解自己,也可以回想,自己是不是常常說了很多話,但是漏了「自己到底要什麼」。 情緒勒索,是可以改變的。 May 20, 2020 at 05:30PM 女人迷 Womany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