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4日 星期三

智能家居的新型家暴:親密關係,不該摻雜你的控制欲 https://ift.tt/2KuxHK9 科技帶來了便利,卻也衍生出了新型暴力,而這類型的暴力正建構在施暴者對受暴者的精神控制上。 圖片 | 來源 「溫度控制器被調高了 100 華氏度,智能音箱開始播放震耳欲聾的音樂,整個家逐漸失去控制⋯⋯」 近期,在紐約時報的文章中提到了由智能家居衍生出新型家庭暴力(原文:當智能家居成為家暴「幫兇」),當遠端操控冷氣、門鎖、燈光的科技成為懶人們的福音,卻無可避免的被當作騷擾、控制的手段之一:施暴者能夠透過智慧型手機,遠端操控家中的電子產品,進而達到對受暴者的監視與掌控。 也就是說,誰知道如何操作電子產品、擁有密碼,誰就擁有控制另一方的能力。 因為是家人,因為是愛侶,彼此的親密關係讓人放下戒心,卻在不知不覺中,被掌握了自己的一舉一動。究竟科技是如何成為親密關係暴力的幫凶?回顧過去,類似因科技而起的暴力行動層出不窮,譬如情侶間,以散佈性私密影像為威脅手段的網路性別暴力。(推薦閱讀:情緒勒索:遇到利用恐懼、責任、罪惡感控制你的人,該怎麼辦?) 然而對這些親密關係暴力,社會的想像,以及能給予的幫助,仍停留在傳統的肢體暴力。 發洩情緒只是煙霧彈,控制欲才是暴力的核心 從 2016 年衛福部的調查中,可以發現台灣婦女遭受親密關係暴力的類型為:精神暴力、肢體暴力、經濟暴力、跟蹤與騷擾、性暴力。其中又以精神暴力為最大宗,在 17-74 歲的台灣婦女中,約有 190 萬名婦女遭受到親密關係的精神暴力。 由科技衍伸出的新型家庭暴力,往往建構在施暴者對受暴者的精神控制上。 在內政部釋出的《親密關係暴力防治手冊》中提到,暴力的發生不僅只是純然的發洩情緒,這往往會誤導大家:因為施暴者被激怒,所以才會產生暴力。暴力的核心問題是控制與權力,施暴者為了彰顯個人權威,展現出自己全然的掌控權,所以選擇用「暴力」這種方式,來讓對方知道。(延伸閱讀:專訪現代婦女基金會:性別暴力,是歧視與權力交織的產物) 在親密關係中,另一半可能會利用言語羞辱、恐嚇、過度佔有欲、孤立等非肢體接觸的方式達到精神虐待的目的。長期下來,受暴者會變得自信心低落、自尊感降低、沮喪以及挫折,久而久之,會開始對於這種不對等的關係產生依賴,逐漸失去自我,責備自己:「說不定我真的是他/她說的那種人」、「對,我真的是很糟糕,才需要被矯正。」 圖片 | 來源 建立正確的親密關係無法只靠法律 對於受暴者來說,長期處在這種環境下,會無法察覺,並且意識到自己正在被精神虐待。這時該如何讓受暴者對自身處境產生意識,進而求助呢?或許我們可以嘗試由外而內去提供協助,對於身旁正處於精神暴力下的朋友給予關懷等較正向的支援,而非咎責,像是「你已經做得很好了,或許你可以考慮和與暴力防治單位聯繫,釐清自己現在的處境,或者也可以和我聊聊,好嗎?」,或許週遭友人無法遏止暴力發生,但卻能夠因為陪伴和提點,喚起受暴者向外求助的意識。(推薦閱讀:倖存之後:性暴力受害者需要世界更多的溫柔) 但是,但是,有沒有一種可能,是讓這個社會向施暴方呼籲,而非對受暴方呢?針對暴力,這個社會開始鼓勵受害者站出來,勇敢向外界尋求協助,卻往往忽略,若希望減少親密關係暴力的發生,從教育著手,建立正確的親密關係觀念才是最根本的方式。 而正確的親密關係,它不見得是完美,卻是平等的,譬如因為理念不同、習慣不同而爭吵,爭吵不是壞事,但兩人必須擁有相同的話語權。 我一直感到疑惑,當整個社會致力於修法防制暴力發生,卻在教育孩子倫理道德的學校裡閉口不談愛。 對於情愛,對於親密關係,學校課本沒有告訴我們,告訴這個世代的孩子,以及上個世代的大人們,彼此應該站在什麼樣的位置。親密關係的建立是尊重與平等,是兩人在成就圓滿之間,仍然站在對等的位置上擁抱彼此。 因此,除了憂心法律的修正速度無法跟上科技,我們也應思考多軌並進,從最根本的性別和情感教育著手,避免加害者與被害者的生成。 參考資料 | 來源,來源 內容撰稿|內容實習生 婕廷 July 04, 2018 at 08:00PM 女人迷 womany


via 女人迷 womany https://ift.tt/2KuxHK9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